【大河财立方记者夏晨翔】盛夏七月,全球产业链合作热潮涌动。7月16日至20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行。
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本届链博会设置了先进制造链、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等六大主题展链及供应链服务展区,汇聚65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各展区的参展商同属一条“链”,形成产业链“全家福”,呈现出全球产业链深度融合的新图景。
7月17日至18日,中国记协组织60余名全国性行业类媒体记者深入展会调研采访,在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的交织中,真切感受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澎湃活力与无限可能。
“中国制造”展示硬核实力
走进先进制造链展厅,中国中车(601766)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车”)展区内一座大型的智慧城市轨道方案沙盘格外引人注目。
通过沙盘模拟,参观者可以直观地体验到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独特魅力与应用效果。
这一展项背后,是中国中车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链主”企业的硬核实力。从墨西哥蒙特雷轻轨项目到中国首列用于跨境旅客运输的“澜沧号”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目前,中国中车已为六大洲、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多元化的轨道交通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
特别是在中国标准地铁列车研制项目中,中国中车与17家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和高校、70家产业链及战略供应单位、338家业内骨干企业,组成了“政、产、学、研、用、协”自主创新联合体,打破了关键零部件的技术依赖,整车自主化率达到98%以上。
“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制造积累的技术创新、研发管理经验,延伸到300余家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引导零部件供应商在研发、设计、制造环节参与到整车顶层设计与产品设计中,产业链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在技术、工艺、质量等方面均得到了改进提升。”中国中车展区负责人表示。
中信集团的展区展现出了产业链布局的广度。通过旗下5家实业子公司和5家金融子公司,中信集团集中展示了其在汽车零部件、重型装备、特种材料、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金融服务等领域的最新应用,以及在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生态布局。
如中信戴卡展出“轻量化全铝车身底盘”一体化压铸方案,从单一零部件生产到全链条解决方案输出,从国际市场拓展到全球产业布局,中信戴卡逐步成为连接全球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枢纽。
中信重工(601608)通过绿色智慧矿山运营沙盘及防爆轮式巡检机器人,展现其从装备制造到工程总包的矿山运营全链条解决方案,赋能全球有色金属装备产业链高端化。
在绿色农业链展区,中国一拖“东方红HB2204轮式拖拉机”从田间地头驶向展台中央,受到众多参观者的围观。
这款220马力混合动力拖拉机配备电子智能管理系统,自动控制发动机转速和电动机输出转速,可完成田间作业、道路运输、定速巡航多模式作业,展现出中国一拖不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链发展的“十足马力”。
这些案例共同勾勒出中国制造业从技术跟跑、市场并跑到全球领跑的进化轨迹,通过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不仅实现了自身高质量发展,更以稳定性与创新性为全球产业链注入“中国动能”。
“中国链”奏响协奏曲
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零部件制造与整机组装,再到下游的运营与服务,庞大而精密的航空产业链上,每个环节丝丝相扣、紧密咬合。
在先进制造链展厅航空产业链展区,全球航空航天领军企业——空中客车公司(以下简称“空客”)携一众伙伴集体亮相。“空客中国四十年”展示牌的背后,彰显中欧航空合作的深厚底蕴。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为中国商飞、空客和波音供货的航空铝挤压和板材料供应商,南山铝业(600219)拥有从热电、氧化铝、电解铝到铝型材、铝板带箔直至高精航空结构件深加工的完整铝加工产业链。
2018年,南山铝业通过空客A320机翼长桁用挤压型材产品认证,开始为空客批量生产机翼长桁用挤压型材,成为中国唯一一家通过该认证的供应商。
2023年,南山铝业通过空客机翼上长桁7150型材认证,成为国内首家具备该合金供货能力的航空铝合金挤压材供应商。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空客降低全球供应链成本和复杂度,也推动中国航企在航空材料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
在产业链中游,主要从事飞机零部件制造的西子航空自2013年与空客开展飞机零部件转包项目合作以来,双方合作不断深化。
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到完成首架空客A320飞机前起落架舱,再到2023年交付第1000架,西子航空实现从简单零部件到复杂核心部件的跨越,零部件制造业务从“配角”变身“主角”。
在产业链下游的总装环节,来自本届链博会供应链服务展区的中远海运与天津港(600717)保税区刚刚签署了空客天津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综合运输项目服务合同。
据介绍,空客二线是空客位于天津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是空客全球单通道飞机产能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峰值产能速率为每月6架次,预计今年内将建成投产。
在健康生活链展厅,GE医疗连续第三年携手洛阳轴承、西部超导、中国外运(601598)等一众核心供应商参展。
展台中央,十余台覆盖CT、磁共振、核医学及先进可视化诊疗的最新国产高端设备与CT轴承、磁共振超导线、超声电路板等关键零部件并排陈列,直观呈现30多年来GE医疗在中国“建链—强链—延链”的系统化成果。
其中,依托GE医疗的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洛阳轴承率先实现国产CT设备主轴承研发的零突破,相继完成每分钟80转、120转、180转等高转速高性能CT主轴承研发,实现批量生产。
目前双方的合作由最初的医疗CT轴承扩展到X光机轴承、球管机轴承、心血管机轴承等研发。
在链博会的舞台上,空客、GE医疗等跨国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演绎的产业链故事随处可见。产业重塑激发的变革力量,正让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在合作中变得更加紧密、更具韧性。
“转个弯就能找到客户”
“我们展区的附近,就聚集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几乎可以一站式拜访客户。”河南尼罗河集团参展人员感慨道。
他的感受,道出了本届链博会的核心价值——通过构建全链条展示与对接平台,让全球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企业实现无缝对接,激活产业生态的无限可能。
展会上,既有英伟达、路易达孚、中国铁建(601186)、中粮集团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也有大批“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这种“大中小企业同台”的格局,正是产业链生态活力的体现。
以先进制造链为例,从前端的研发设计企业、新材料供应商,到中游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商、智能制造装备企业,再到下游的高端装备集成商,每个环节的参展商都能找到相邻环节的合作伙伴,构成从研发到应用的完整闭环。展商们戏称,“转个弯就能找到客户”。
为让合作从“偶遇”变成“常态”,组委会还拓展了“参展履历”功能,为参展商“数字画像”,研发“匹配—触达—互动—追踪”全流程自动化对接技术,助力企业展前精准对接、展中深入交流、展后跟进洽谈。
“链接世界、共创未来”的主题,也在这里化为现实。650余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涉及7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世界500强和龙头企业占比超65%,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从中国中车的“链主引领”到空客的“全球协作”,从单环节展示到全链条协同,五天的展会时间里,参展各方用技术、产品与方案讲述着全球产业链融合的故事。
当“中国链”与“全球链”深度交织,一幅更加紧密、更具韧性、更富创新的全球产业新图景,正在盛夏的北京徐徐展开。而这场链博会,正是这幅图景中最亮丽的一笔。
责编:王时丹|审校:李金雨|审核:李震|监审:古筝
山东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