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那个寒冷的12月,一架飞机从成都腾空而起,载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飞机上的蒋介石紧攥着"反攻大陆"的蓝图,却连他自己都知道,这不过是写在纸上的童话。有趣的是,这位败退台湾的"总裁"晚年总结失败原因时,竟把责任甩锅给两个人:一个是他曾经的美国靠山马歇尔,另一个是拜把子兄弟李宗仁。这像极了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怪同桌传纸条,怪老师出题难,唯独不承认自己没复习。
1945年日本投降时,中国地图就像被熊孩子撕碎的拼图。国共两党抢着捡碎片,国民党仗着美国运输机运兵,眼看要把东北拼图全抓手里。关键时刻,马歇尔突然跳出来按了暂停键——这位五星上将竟要求蒋介石停战!更魔幻的是,蒋介石刚签完停战协议,转头就命令杜聿明进攻四平。马歇尔气得直接杀到南京,甩出一张王牌:"再打就断供美援!"这场景活像家长没收游戏机,蒋介石只能憋屈地放下枪杆。但历史证明,这四个月停战期,足够共产党在东北种下燎原的火种。
东北战场按下暂停键时,李宗仁正在南京上演"权力的游戏"。这位桂系军阀出身的副总统,早和蒋介石结下梁子——1948年他硬刚蒋介石支持的孙科,当选副总统。蒋介石当场摔了茶杯,就像被抢了玩具的霸王。到1949年国民党兵败如山倒时,李宗仁接任代总统,却发现国库早被蒋介石搬空,指挥不动一兵一卒。美国记者白修德当时嘲讽:"这就像给溺水者发游泳指南,却抽走了救生圈。"老百姓更看得明白:南京街头卖烧饼的老王说:"他们争权像抢热山芋,谁接都烫手。"
表面看,马歇尔调停让中国免于内战;李宗仁上位给国民党续了命。但暗流早已涌动——蒋介石在日记里骂马歇尔"误我大事",私下却继续接收美国军火;李宗仁签署《国内和平协定》时,蒋介石正把黄金运往台湾。美国国务院解密文件显示,杜鲁门曾冷笑:"蒋将军像赌徒,总以为下一把翻盘。"而共产党这边,东北农民正推着小车给解放军送粮,哈尔滨工厂日夜赶制棉衣。历史的天平,早在权贵们勾心斗角时悄悄倾斜。
1948年辽沈战役打响,戏剧性反转来了:当年被马歇尔叫停进攻的国民党精锐,此刻在东北冻得枪栓都拉不开。而共产党军队穿着老乡做的棉鞋,用缴获的美式火炮反攻。更讽刺的是,李宗仁在美国发表"和平救国"演讲时,蒋介石正在台湾清算"叛徒"。美国《时代》周刊调侃:"蒋的复仇名单比作战计划还长。"马歇尔后来在国会听证会上承认:"我们错把军阀当领袖,却忽略了真正的主角——中国老百姓。"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蒋介石以为等来反攻机会,却发现自己成了美国的备胎。美国第七舰队"保护"台湾的同时,也把他锁死在岛上。李宗仁更惨,被蒋介石开除党籍,在美国靠写回忆录度日。但真正的危机是:台湾街头开始出现"反攻无望论",士兵们偷听大陆广播,发现老家分到了土地。蒋介石的"罪人名单"越写越长,却始终不愿承认:失去民心才是溃败的根源。
蒋介石的甩锅逻辑堪称行为艺术:打败仗怪马歇尔拦着不让打,丢江山怪李宗仁抢了指挥权。照这个算法,他该给日本天皇发感谢信——要不是侵华战争,他连"抗日领袖"的头衔都混不上。美国智库最新研究显示,1949年国民党统治区通胀率能绕地球三圈,而解放区用小米加步枪稳定了市场。看来"运输大队长"最该恨的,或许是数学老师没教他算民心账。
看完这段历史,有个问题不吐不快:要是当年马歇尔没拦着蒋介石,让他早点输光家底,现在台湾问题是不是早就解决了?有人说美国调停延长了内战,也有人说国民党烂到根上早死早超生。您觉得呢?
山东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