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应腾)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一句叮嘱成为中国人家书的起点,自此,家书开启了在中国绵延两千年的传承之旅。
当面对阐释“革命年代的家国情怀”这一宏大主题时,博物馆人从海量文物中,选中家书这一“最小切口”——它以最本真的表达留存着革命先辈的赤诚。通过引导观众成为主动的“读信人”,在字里行间触摸个人情感与民族命运的同频共振,让两千年家书传承中的精神密码,在当代焕发新的共鸣。
近日,由贵州省博物馆与福建博物院联合主办的“信·仰之间——革命先驱家书展”在贵州省博物馆7号临展厅开展,展览将延续至2026年1月4日。
“信·仰之间——革命先驱家书展”
策展“小心机”:让家书“跳出来”讲故事
展览分“烽火家国、黔山赤子、山河无恙”三个篇章和一个特别板块。展出的30封革命家书,有大众熟知的赵一曼、林觉民、邓恩铭、黄继光等革命先烈;也有大众或许未曾听过名字的彭林初、何文约、林世良等普通战士。
触摸革命年代最暖的家国心跳
山东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