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6万倍回报”这种夸张的数字吗?有人第一反应,呦,段子吧,这谁能信。可偏偏真有这样的人,活生生把投资做成了现实版神话,三位主角线索齐全——龚虹嘉、夏佐全、张磊,他们用自己的一套“押人术”,在投资江湖里杀出了一条黄金大道。现在问题来了,这三个大佬到底说了啥、做了啥,值得咱们反复咂摸?他们故事里,藏着怎样的超级公式?今天咱就不聊什么高级数学建模,全程拆剧本,看看人家做对了什么,为啥能创造天使投资的长线奇迹。你要是觉得这些都是纸上谈兵,那就跟我一起顺着故事线,找找最关键的“造风者”细节。
先来看看龚虹嘉这位,好家伙,2001年的杭城,互联网泡沫刚退,安防行业还处于能见度堪比雾霾的阶段,市场才6亿,而且还是盯着政府标的那种局面。那一年,龚虹嘉带着245万现金直接登门,目标就是陈宗年和胡扬忠这俩校友,两个人在民房里攒板卡,创业路漫漫,贫穷和技术纠缠的日子,说是“勒紧裤腰带”,都是客气了。这时候,龚虹嘉的朋友们都在旁边劝,“国企背景,技术又冷门,你这钱怕是要打水漂。”但他只留下一句,“投的就是这两个人熬夜debug的执念。”49%股份直接拿下,坐稳了第二大股东的位置。你说他胆子大吧,胆子挺大,你说他有眼光吧,眼光真不模糊。
可这事儿不是一锤子买卖,之后十年,龚虹嘉活成了公司外挂,研发资金一断,他先追加,外资要来尽调,他深夜飞香港做背书。直到2008年国家“平安城市”政策落地,海康威视凭借技术搞了个大风口,“一飞冲天”用在这里,一点不夸张。2010年企业登陆中小板,股价表现别说普通人,连老龚自己都乐得合不拢嘴。市值3000多亿,龚虹嘉的那笔“友情充值”,账面回报2万倍,形容为“神预言”都不过分。但回头一看,真正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识人又懂技术,肯耐心死磕,并且能共成长,不止送钱,还帮打仗、给资源——这才是真正的“聪明钱”。
说到耐心,夏佐全这位的故事有点传奇。1995年深圳,彼时王传福琢磨怎么把镍镉电池搞出来,银行都觉得他上门,是来讲传销课的,没人愿意理。结果夏佐全直接甩出30万,理由只有一个,“你三天两夜讲技术都不哆嗦,我信。”从此拉开了陪伴长达28年的长线投资。比亚迪刚起步缺设备缺钱,夏佐全亲自动手,帮着拆机器修产线,还干脆辞掉证券工作,陪王传福跑发改委,盖厂房,批地皮,全程陪跑。2008年比亚迪首款F3DM上市,夏佐全扭头功成身退,退出日常管理。到今天比亚迪市值破万亿,他当年那30万,已经变成180亿,回报6万倍。你以为他每天数钱数到手抽筋么,其实人家自己说,“投资不是写支票,是变成公司联合创始人。”一颗心扑在企业上,比跟风买股票靠谱多了。
如果说识人和陪跑已经够传奇,再来看看张磊的操作。2010年京东急需融资,刘强东开口要7500万美金,张磊却直接给出3亿美元的天价方案:“要么拿3亿,全拿,拿不到别来找我。”刘强东一脸懵,“要那么多钱怎么花?”张磊拿着中国地图摆事实,“现在不砸钱建物流,十年后你想追都追不上。”强行逼京东跳进重资产模式,开辟了中国电商物流的新版图。之后京东仓储从零到百万平米,快递效率从七天到次日达,用户体验直接起飞。2014京东上市,张磊的3亿立马变成300亿,妥妥赚了百倍。张磊反复强调,“投资不是赌博,是把十年后的事现在想明白,再决定今天怎么干。”这不是“拍脑门”,是高瞻远瞩的执行力。
你发现没?这三段传奇,本质都讲同一个道理:投资押的不是行业,不是风口,而是人;钱只是起步,陪跑才有后劲;赚的不是短线的钱,是那个不断复利的时间。喊得再响都不如先做到,他们不是在等风,而是自己造风,把一件难而正确的事,硬生生干到头。初看这仨人神操作,觉得咱普通人根本没法抄作业,可其实人家留了门道,“识人、等风、共成长”都能写成小白也用得上的“脚本”。
先说“识人”,你要买基金前,扒一扒经理的履历,看看他是不是经历过大风大浪,曾经在熊市里熬夜debug过自己的决策,而不是只会在牛市里吹牛。别看小动作,有时候信息能决定你投资的生死线。不认识人,就等着人家割你韭菜;识对人,等于站到风口浪尖。
再讲“等风”,甭总是被每周热点牵着鼻子走,新闻一炒,你就跟着追。问问自己,“这公司十年还能不能活着?”如果有信心,才多研究下去。耐心不是忍得住,而是能坚持自己认定的逻辑,敢于死守一只慢牛。等风,其实就是笃信时间有力量。
最后“共成长”,不要盯着每一天APP里那个自选股波动,设定一个“锁仓期”,选了就沉下心,别疯狂薅羊毛。太多人总是鼠标自动弹出交易,心痒难耐,结果赚了个寂寞。把自己的操作按下暂停键,才能让复利曲线一点点拉长,这才是真投资。
不过话说回来,绝大多数人拿不出245万,也甩不出3亿美金,甚至股市里顺手买个基金都生怕跌一天就亏到哭。但实际上,投资本质上是拉一条十年曲线,不是拼谁跑得快,而是谁敢坚持到终点。正如前文那几位高手复盘,信的不是每天那个K线,而是一群人用尽力气,把从零到一做到一百。龚虹嘉一句话点明所有答案,“想等风,最靠谱的办法就是,你自己先成为那个造风的人。”很难吗?又不难。既要学习看人,更得培养耐心,勇敢陪企业成长,不只是给钱,更是参与。慢一点,反而能走得更远。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种“押人下注”的打法,能不能变成我们自己的策略?其实吧,都不是秘密公式,真的能学。先识人,筛选靠谱的合作者或者操盘手;再沉住气,看长线,不跟风瞎跑;最后共成长,把自己看作企业里的一份子,哪怕只是小股东也不随便抛售。复利大法,都是靠一次又一次死磕和坚持,耐得下所有寂寞和浮躁,说不定哪天也能押中自己的“6万倍神话”。
当然啦,每个人都想发财,也都怕亏钱。有人在风口等风,有人直接去造风。不少人喜欢问,“我是不是错过牛市?”但真的有牛市,不等你迟疑一秒。与其羡慕别人发财的故事,不如真的抄起作业,扎进去试一把。毕竟,这世界的好机会,从来只留给那些自己主动造风的人。你觉得,“自己造风”这事,是不是比等风靠谱?欢迎大家来聊聊,你怎么看待投资里的人和长期主义——你有过押中人之后的“逆天回报”吗?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山东股票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